雏鸡出壳后的前60天是比较脆弱的,它对温度、湿度、食物打开和光线都非常敏感。没有人工辅助管理,容易造成雏鸡死亡。小鸡怎样饲养才能降低死亡率?下面是鸡苗运输小编分享土鸡种苗科学饲养要点,供参考。
(1)调节适当的温度和湿度,提高鸡苗的成活率。
雏鸡个体小、娇嫩、午睡时间短、保温能力低、温度调节功能不完善。因此,做好保冷工作,调节适当的温度和湿度,是养鸡好、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。雏鸡的适宜温度为30-32℃,以后每5天下降1-2℃。一个月后,外部温度在20℃以上可自然加温,否则应保温。调节温度的方法有:小群鸡可以放在纸箱或木箱内,席干草或棉絮盒内,还可以在垫料下放热水袋,或用电灯照明取暖。为了保护温室,可以养大群鸡。在适宜的时间内,苗圃(室或箱)的相对湿度为55- 65%。这种调节方法,只要饮用者体内没有水,即可以满足要求。
(2)及时供应开粮用水,做好口粮搭配
在打开土鸡幼苗前,先给予0.01-0.02%高锰酸钾溶液(淡红色可以),再饲喂8%的蔗糖水,Z后饲喂,饮水要充足,避免因缺水突然腹泻。饮水应逐渐用新鲜、干净的冷水代替温水,防止雏鸡弄湿羽毛。
雏鸡应随时自由取食,然后逐步减少取食次数,取食材料不宜太湿,取食量应随着雏鸡年龄的增长而增加,但每次要满80%。
根据鸡的营养需求:谷粒为50-60%;麸皮占5-10%;油饼类为20-25%;动物饲料为7-20%;骨粉和贝壳粉4-5%;盐0.3 - -0.5%。青饲料加饲料,尤其是不含维生素添加剂的青饲料,不能停止饲喂,饲料中浓缩30-50%左右。
(3)调节适宜光照,促进鸡苗的发育
适当的光照可提高温度,增加食欲,有利于消化,促进钙磷代谢,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,并可杀菌。但是,当光线长时间较强时,雏鸡会过度运动,得不到足够的休息,影响它们的正常发育。因此,应采取遮阴的方法使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,以帮助消化、增重和化羽,同时还可防止啄肛、啄羽等邪魔。
光照和运动的适宜时间为:1周龄雏鸡可全天光照24小时,每次喂食前后活动10-20分钟。一周后,如果天气晴朗,温度允许,白天就会使用自然光。每天都能晒晒太阳,一开始,两天晒晒半个小时左右,以后逐渐延长。20岁前,雏鸡每天可活动6-7小时(含喂食时间)。20岁以后,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,他们可以整天活动,但在炎热的天气中午,他们应该在荫凉处休息2-3小时。